“14年家访路”,用爱与关怀诠释教育的真谛
2024-09-04 09:50:36? ?来源: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据9月2日《重庆日报》报道,近日,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公示结束,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榜上有名。14年间,该中心的老师们跋山涉水、进村入户,把特殊教育理念传递给家庭和社会,用爱和温暖书写了一个个朴实动人的故事。该中心297名高中毕业生中,有269人考上大学;职高毕业人数为223人,实现100%就业。 “读书是她获得尊严的唯一方式”,在一次家访中,一位视障学生的母亲认为女儿就算读了书,以后也找不到工作,不如早点嫁人,家访教师如此回应。这句话纠偏了家长的陈旧观念,让女孩重新回到校园,拥抱人生更多可能性。而这样的故事,“14年家访路”上还有许多。 时下,信息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让人际连接更加高效便捷,原本只需打打电话就可以进行家访,为何老师们要不辞辛劳,坐火车、乘轮渡、坐摩托、步行到学生家里去?只有面对面,才可能心贴心;家访不仅是物理距离上的抵达,也是心理距离的贴近——“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”,对教书育人的认同与热爱,驱动着老师们一次次踏上家访之路。 不论时代如何变革,家访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。家访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师长的重视与关怀,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;家访可以更加差异化、个性化地对学生进行“精准滴灌”,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,更好地助力孩子们成长成才;家访还能有效地打破家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,引导家长改变其落伍的家庭教育观念,架起家校协同育人的“连心桥”。 提升教育温度,激发育人效能,是家访不变的价值内核。《礼记》载,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”。教师不仅应是“经师”和“人师”的统一者,也要成为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“大先生”。“14年家访路”的背后,是深沉的仁爱之心,是用教育家精神指引教师和家长有机衔接、良性互动。教书育人的阵地不仅在课堂上,课堂之外同样大有可为。 每一次家访都是一次爱的传递、一次精神洗礼。对教师职业充满热情与敬畏,将“有温度的教育”传递到孩子们家中。“14年家访路”犹如一个个火把,照亮和温暖了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之路,也点燃了众多家庭的“希望之灯”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