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-投注官网

图片

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-投注官网

图片
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西岸时评> 一周热评 > 正文
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遗产谁来传承
www.fjnet.cn?2009-05-07 09:02? ?来源:文汇报    我来说两句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人,只能是人,是人本身。而人的群体中,青少年是格外重要的一支力量。年轻一代对其有感情了,懂得了解了,创造发挥了,进入到内心深处了,中华文化就有望得到保护和传承

  生在上海、长在上海的孩子听不懂沪剧,讲不来上海话,不知道本地的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是什么。看到前些日子的有关报道,不由生出一些感想。

  保护传承上海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遗产,舍我其谁?

  人有的时候“自大”,有的时候又“自小”,“井底之蛙”当然不可取,对自家门口的“风景”熟视无睹,只知道满世界地去找“美丽的巴拿马”(德国雅诺什童话),也决然不是什么好事。先别说别人,笔者自己就有过很深的教训。日本的民俗艺能,我是20年前就考察收集了的;10年前、7年前,又分别去过越南、韩国,曾为保留在他们民间的古老演艺而欣喜感动。待到5年前整理出版专著,里面的资料、例证遍布东亚各地,却偏偏没有自家家门口——上海本地的。提起这一点,至今觉得羞愧。当时上海尚未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,但,这不能成为忽略“家门口”文化遗产的借口。

  忽视“家门口”文化遗产的直接结果,是学术研究得出的观点有误,结论有错。以狮子舞为例。在我的书里,我曾经武断地认为:像日本“一人遣”狮子舞这样的一人一头、站立舞动的形式,只能是他们“独一无二”的;像韩国“北青狮子戏”这样以吞食小孩为中心情节的,也只能是“绝无仅有”的。这几年,“家门口”上海的民间演艺被逐渐发掘,得以重见天日,笔者有幸得见闵行马桥的“手狮子”和崇明县的“调狮子”,猛吃一惊:手狮子不正是“一人遣”么?“调狮子”里头竟然也有吃小孩的古老形态的表演!

  是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遗产,令我不得不推翻先前的学术陈见。

  去掉“障目”的“一叶”,便可发现:我们上海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遗产,丰厚得很呐!由文化部认定、国务院公布的第一、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,上海的占了33项,另外还有市级、区县级的,还有尚未复原、申报的,等等。这正是我们上海的宝贵财产,文化财产。保护和传承它们,舍我其谁?

  好在我们这座城市的有关部门,已经公布名录、发出号令、行动起来了。

  孩子听沪剧“一头雾水”,成年人是不是应该反省?

  重视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遗产,在提高市民们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技能的基础上,还应该搭台把它们展示出来,展示给世人看。上海向来被称为“文化码头”,各地各国文化的展示“窗口”,安能反而不展示自家的文化?改革开放30年来,有多少国内国外的物质、非物质文化,纷至沓来,汇集于我们的“窗台”上?上海音乐厅、上海大剧院、上海旅游节、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,等等,都成了这样的“文化博览”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绝好平台。《猫王》来过了。俄罗斯芭蕾来过了。韩国“农乐”来过了。本国少数民族的贵州地方戏、土家族“毛库斯”,也登上过十里南京路的群艺舞台。可是,反而没有我们“自家人”什么事儿!别说式微到几乎湮灭的崇明“调狮子”,即使是前两年复苏了的马桥“手狮子”,也没见登上过上海的旅游节彩车,更不用说大雅之堂了。

  难怪我们的孩子听沪剧、独脚戏会“一头雾水”,对“家门口”的文化遗产会如此陌生。在责怪孩子之前,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我们成年人的态度和立场?

  明年的上海世博会,是一个更大的舞台。“家门口”的博览会,可不要排斥了“家门口”的文化品种。就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,如同一张中国的“音乐名片”,《茉莉花》传扬北京奥运、传播世界各地;我们上海也是有“音乐名片”的:每当火车缓缓靠近上海站,广播里便会悠然传出委婉的《紫竹调》,温暖每个到上海和回上海的人的心。明年世博会期间,会不会有《紫竹调》的大放送、大传播?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普及起来吧:让歌声飘进教室,就着朗朗上口的沪剧唱腔,教孩子们唱会它。顺带,沪语传承也包含在了里面。

  对自己民族文化轻视不屑的人,不可能是“国际人”

 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课堂,消除它们与青少年的隔阂,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。人首先应当了解、欣赏和享受的,是“家门口”的文化艺术。改用一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说,“一室”不懂,何以懂天下?对沪剧“一头雾水”的孩子,估计也不可能真正懂“猫王”。对自己民族文化轻视不屑的人,不可能是真正有胸怀的“国际人”。

  这就要求我们,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多一点“文化自觉”。首先自己要有保护意识,才能提高学生们的保护意识;自己要有有关的知识和技能,才能授之于学生。诚如一些专家所言:师资是个问题。在新一年的师资培训中,理当把“非遗”放在当务之急的位置上,尤其是“家门口”的“非遗”项目。学校可以和各区县的文化部门联手,这样既能部分解决学校师资之急需,也能提高文化部门“非遗”保护的学术水准。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是人,只能是人,是人本身。而人的群体中,青少年是格外重要的一支力量。年轻一代对其有感情了,懂得了解了,创造发挥了,进入到内心深处了,中华文化就有望得到保护和传承。(翁敏华)

(责编:刘宝琴)


相关新闻
视频现场
相关评论>>